病人用DeepSeek挑战医生 医生叹“离下岗不远了”




(深圳25日综合电)中国AI模型DeepSeek火热,各界纷纷接入应用与辅助,包括医疗界,本月中国已有20余家医院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有医生坦言AI帮助下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近1倍,也有医生叹“离下岗不远了”。但AI医疗在伦理依然面临考验,专家称,AI只能辅助诊断,决策和判断仍应由医生做出。
本月以来,中国已有20余家医院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包括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其中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医生调用AI辅助解读量占比高达63%。
ADVERTISEMENT
工作效率提高1倍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吴迪炯向央视演示该院的智能医疗助手,称只要医生输入患者病历资讯,平台就会迅速生成详尽分析并给出后续治疗方案,医生工作效率能比原先提高近1倍。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宏伟近日声称,自己利用DeepSeek 18秒就为患者精准制订诊疗方案,认为DeepSeek的能力水准堪比最高等级医院的专家。
不过湖南省医保局近日下发通知,明确规定严禁接收AI等自动生成的处方。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何青认为,处方必须是由持牌医生开具,AI只能做辅助诊断,最终作出决策和判断的还应是医生。
未来5年或有800万医生转行
谷歌旗下一家AI公司,近期推出新一代AI诊疗系统,宣称可在3秒内精准揪出13种早期癌症,美国资本界知名机构也预言,未来5年全球将有800万医生转行。
相关消息让许多医生感到焦虑,有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发文感慨,15年辛勤学习所得似乎在被算法取代。
一名广东的医学博主上周六声称,病人用DeepSeek质疑他的治疗方法,他气到回家上网查,没想到AI的诊断竟是对的,因为指南更新了,并自嘲“天都塌了”。
还有其他医生博主晒出和他类似的遭遇。本月中,一博主发帖称,病人拿出DeepSeek的诊断方案,找他开药,他调侃称:“感觉离下岗不远了。”
AI只能辅助没有处方权
有医生指出,AI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容易被误诊的病灶,并进行标记和提示,从而降低误诊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胡伟表示,AI在影像分析、文献检索方面表现出色,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专业判断和临床经验。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亦表示,“AI医生”没有医师执照、没有处方权,是一个互补、辅助。像是在医者仁心方面,AI肯定不可能完全替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