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者,亦在故事里/千羽(吉隆坡)



采访,是一场对话,还是一次探索?曾有企业家面对我的提问,沉思片刻后笑道:“这是灵魂拷问呀。”然而,他在那一刻陷入了思索。采访,有时不仅是问答,而是重新看见自己,思考自己如何被世界看见。
我并非科班出身,最初只是为了配合出版社的专题策划,用人物故事提升可读性。后来,凭借商业背景,我自荐采访企业家,跨界而来,竟毫无违和感。
ADVERTISEMENT
这些年,我采访了两百多人,聆听各式人生,记录独特轨迹。有人如清晨的露珠,话语晶莹剔透;有人像深夜的老井,沉默寡言,却在不经意间流露深邃的智慧。有时,采访是轻松的交流,彼此分享对生活的理解;有时,它是一面镜子,让受访者直面内心,挖掘那些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情感。
采访,是思想的交锋
一位知名企业家在采访结束后合上笔记本,感慨道:“就喜欢这种有深度的采访。”面对受访无数的企业家给出的肯定,我不禁暗喜。采访的价值,传递信息是基础,激发思考是升华,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让受访者在回顾人生时发现新的意义。
我从不急于寻找答案,而更在意倾听。我希望受访者感受到,他们的故事值得聆听,他们的经历值得珍视。因此,我会花时间了解他们的背景,捕捉言语之外的情绪。正因如此,面对某些问题时,受访者常会惊讶地脱口而出:“这是灵魂拷问呀!”
当然,他们并非真的被“拷问”,而是在这场对话中,被引入更深层的自我探索。他们以为是在回顾过去,却在某个瞬间,重新审视自己。
采访,是情感的触碰
最让我感慨的,是一位年长的受访者读完采访稿后,热泪盈眶。
“我读着自己的故事,都被感动得流泪了。”
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采访的魅力在于让故事再次鲜活于眼前。人们习惯了自己的生活轨迹,经历的风雨、走过的弯路,渐渐变得麻木,忽略了其中的价值。但当这些片段被整理、书写、呈现,仿佛换了一个视角,让他们重新审视走过的路,才发现,那些岁月竟如此厚重,轻舟已过万重山,回望时尽是珍贵。
那是回顾、记录,也是一场让人与经历重逢的过程。有时,它让人欢笑;有时,它让人落泪。因为在那些字里行间,他们终于看见曾被自己忽略的情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故事,原来并不普通。
采访,是彼此的探索
有一次,采访刚开始,我提问:“是什么促使您从运动国手转换赛道,投身商界?”
对方愣了一下,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
事实上,每次采访前,我都会尽量做足功课。我不希望采访流于程式化,而是希望真正走进受访者的世界,找到他们最独特、最值得被讲述的故事。一个人的人生,不只是履历表上的资料,更是那些关键转折点、重要抉择,以及未曾言说的心路历程。
我喜欢在对话中挖掘这些闪光点,让受访者的故事不只是信息的堆砌,而是一段值得探索的人生旅程。采访的过程,既让受访者在讲述中重新认识自己,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采访,是共同的成长
我曾听一位创业失败后东山再起的企业家轻描淡写地说:“跌倒也没什么,爬起来就好了。”他的从容令人敬佩。我见过七旬教育工作者回忆年轻时的教学生涯,眼神依旧闪烁着光芒;也曾遇到一位腼腆的退休老人,安静忆述往昔,偶尔点头,那点头里藏着岁月的重量。
也曾在视频采访中,看见受访者悄悄抽出纸巾拭泪。能让对方敞开心扉,回忆过往,甚至泪湿眼眶,说明触及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即便隔着屏幕,那份真挚的情感依然能被感知,而这股温度,最终也跃然纸上,传递给更多人。
采访,是修炼
这些年来,我采访过企业家、艺术家、教育工作者、行业精英、设计师、运动员、小贩、退休人士、生活达人、素人……每个人的故事各不相同。采访让我学会倾听,也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人生,或浓墨重彩,或寥寥数笔,却都值得珍视。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修炼,让我转换角度看世界,以更从容的心境迎接人生的起伏。对我而言,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场场深入人心的对话。
我以为自己是在聆听和记录别人的故事,后来才发现,听故事的人,也在故事里重塑自己。有人在采访中找到答案,而我,在他们的故事里,看见世界,也看见了更真实的自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