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18/03/2024

新加坡

祖先

华人

姓氏

家族

姓名

宗族

寻根

安溪

白伟权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报道:本刊 叶洢颖 图:受访者提供

“我们从何处来?”“终将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是许多人对于生命的叩问,而宗教信仰往往会为第二个问题提供“最优解”,那第一个问题该在哪里找到答案?其实,我们的就是最大的线索。

“姓氏”犹如一团乱麻里的线头,只要抓紧这根线头便能抽丝剥茧,顺藤摸瓜,解开身世之谜。之旅,就从姓氏开始。

ADVERTISEMENT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白伟权助理教授是新纪元大学学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的东南亚学系主任,他从中学时期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由于热爱历史、地理等人文科目,当时年少的他对自己的祖辈心生好奇:曾祖父来自何处?何时南来?南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但是,这一连串的疑问却因为“”姓是罕见姓氏,加上早期父子之间的沟通匮乏,导致父亲与其手足并不知晓故事、长辈读英校不识中文等缘故,让他即使百思仍不得其解,寻根之旅难上加难。

“就连我爸爸也不知道他爷爷叫什么名字,更何况是我?”

一直到上大学修读地理系,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跟随堂哥等亲人一起扫墓时,自墓碑上得知曾祖父的、卒年,“线头”已从一团乱麻中浮现。

“后来看到这个墓碑,就能解答很多东西,我也从墓碑大概知道为什么我们不怎么了解自己的家族。”

原来他的曾祖父大约在1920年代去世,早期的墓碑上刻有故人的孩子名字,祖父排行倒二,根据祖父出生或死亡年龄推算,曾祖父离世那年,祖父尚处于髫龀之年,试问又怎可能了解父亲生前的点滴?

“可能他的哥哥们会知道,但我们没有联系了。”

得知曾祖父姓甚名谁,他便从会馆、家乡峇株巴辖的学校下手,查询捐款记录等等,然而后来发现许多机构尚未成立,曾祖父就已经去世,以此可推断他生于清朝末年,死于民国初年。

等他年岁渐长,发现国立大学有一些学者在研究新加坡白氏公会以及其附属庙宇的历史,离他追寻的真相又更近一步。

“(比如)我本来知道我们是的,但不知道在安溪哪里,从那些人的研究里,大概知道安溪有哪一些村是姓白的 ,也才知道原来白氏有拜自己的祖籍神。”

此外,亦从中得悉白氏一族登陆新马一带后从事茶叶买卖、橡胶种植等营生。

“因为我们是小姓,并不像其他大姓那般有迹可循,所以那时候的寻根也就到此。”

“到此”,但并不意味“为止”,也许是皇天为了证明从不负有心人,接下来出现的重大转折,无疑是给予白伟权誓不言弃的执着精神最大的奖励。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白伟权从中学开始就非常好奇祖辈来自何处,长大以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点一点追根溯源,为自己解答。(摄影:叶洢颖)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新加坡白氏公会的九仙宫。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个转折出现在2024年的2月。这一年,白伟权出版了一本新书《拜别唐山:在马来半岛异域重生》,携书参加吉隆坡市中心商场举办的新春嘉年华书展。

“然后有一个人跟我说,少年小说作者白洁玲也是姓白,会不会跟我有什么关系?”

结果在机缘巧合下,两人真的相遇了,经过一番交流,发现对方均是来自峇株巴辖,既是同姓又是同乡,那是否表示血缘上多少沾点关系?

“可是我们聊起彼此的曾祖父,名字没有对上。”

随后,仍与中国原乡亲戚保持联系的白洁玲咨询当地的堂妹,将其祖辈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发给他,他定睛一看:曾祖父的名字赫然在列,莫大的惊喜从天而降!

原来在福建的安溪县,有一户姓白的人家有兄弟5人,其中老二和老五下了南洋。

“排行第二的就是我的曾祖父,第五的就是白洁玲的曾祖父,他们俩是兄弟,我们也是五服内的亲属。”

这段往事得以保存流传,是由于白洁玲的伯伯在1950年代回到中国发展,尽管已经在当地开枝散叶,但仍不忘在马来西亚的亲人,经常跟小女儿(即与白洁玲联系的堂妹)分享过往,忆苦思甜。

“他还讲他们跟白家另一支失联了,这一支就是我们家。”

老人家记得的名字不多,却恰恰记住并且向子女提及白伟权曾祖父的名字,于是曾经失联的亲人,在他留下的惦念、回忆以及后代子孙的坚持不懈下再次相聚。

两代人的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白伟权通过新加坡白氏公会了解白姓一族南来后的生活。
根──也许就在安溪

摊开白伟权就目前已知信息所画的简单家谱,往上的追溯止于曾祖父,但是他并不打算停止寻根脚步,坦言有机会或前往中国的安溪一探究竟。

毕竟,他寻根之旅的进度至今可能只进行至30%,犹如身处在迷雾中的庐山,未识得其真面目。

他仔细看了看曾祖父和曾叔公的名字,与一般为孩子命名的方式有所不同,寻思是否还有别的可能?

普遍上华人宗族习惯给孩子命名时会采用字辈。“字辈”又称字派,家族中同一辈分的子孙,姓氏后的第一个字是相同的,所以很多时候单单从字面上,就能辨别出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然而,他的曾祖父和曾叔公的名字并未有相像之处,不禁让他产生其他的联想。

“另外一个讲法是我们姓白的(可能)是阿拉伯人,说也许是元朝的时候在泉州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很多,后来在泉州定居就姓白。”

他笑说,太太形容他五官轮廓深、睫毛长,头发呈自然卷,可能真有阿拉伯人血统。

“我们在广东和福建的,很多跟当地的原住民通婚,即使头发是自然卷也不出奇。”

到底真相为何?他认为,只能等他到安溪寻找更多线索,将一块块散落在四方的拼图拼凑在一起,方能得见完整的模样。

那得追溯到哪儿才能告一段落呢?

“永远追不完的,最好能追到明朝,可以追就追。如果是资讯量很大,你才会喊停,我们的资讯少得可怜。”

“寻根”如同治史,治的不过是属于自己的家族和人生的历史,希望这一场漫长的旅程能在你我的有生之年抵达终点,得知故事的结尾。

【姓氏溯源/03】“我从何处来?”跨海寻根,拼凑遗落的家族故事
据白伟权介绍,原来白氏一族供奉田都元帅,但由于祖辈渡海时向九天玄女祈愿平安,最后抵达目的地后也实践承诺供奉九天玄女。
同姓三分亲,一点点收集和记录宗族历史

由于这场寻根之旅,他想方设法联系白姓的组织,基于“白”姓是罕见姓氏,因此但凡偶遇同姓的人,他总会多问两句,后来也加入马来西亚白氏公会成为会员。

他认为,一个家族并不只是一个家庭,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除了了解自己的家庭历史,他亦会了解过去白姓的人们从事的行当、发展如何诸如此类的信息。

“例如我的曾祖父来到这个地方,不可能是凭空来的。他一定是投靠亲属之类的,所以你看到资料或者史料上一些姓白的知名人士,可能跟我们是有关系的。”

“目前的方式就是先掌握这些名单、关键字,从族谱再看这些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这样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他说,新加坡留下的文献记录数量甚多,许多东西是有迹可循的,当他造访当地的白氏公会时,虽身在异国,是他乡客,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自在感。

“有时候你去别的国度,会有一点不自在。可是去到白氏公会,不会怕别人说你是外人,不许进来。”

“当有人过来问我来干嘛,我说我姓白,是来看看碑上有没有我祖先的名字,他们就会表示欢迎,让我随意看。”

这种仿佛回到家一般的理直气壮,是来源于同一个姓氏的天然亲近感,无怪乎俗话说“同姓三分亲”。

你知道你来自哪儿吗?

相关报道:
【姓氏溯源/01】姓氏之根,承载祖辈多少故事?
【姓氏溯源/02】一座宗祠,凝聚一个同姓村落

延伸阅读:
【民间文物馆/01】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物馆?
【民间文物馆/02】修复芙蓉旧时光,留住城市的记忆──泰和堂民俗文化馆
【民间文物馆/03】声临其境,沉浸式体验祖辈漂泊南洋之路──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
【民间文物馆/04】走读新山,保存祖先历史,挖掘在地文史──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
【民间文物馆/05】民间文物馆,如何发挥功能、永续经营?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