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走了你的专注力?/颜淑娴(芙蓉)



现在回想,我有多久没有完整地做完一件事了?以前的我,能在一天之内写完5页A4纸的文章,专注力如同一条平稳流淌的河流,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能持续不断地输出。但现在,我打开手机的写作软件,刚打了几个字,手机震动了一下——可能是朋友的信息、工作的通知,或者只是某个软件的无关推送。我告诉自己只是看一眼,结果一抬头,半小时过去了。看着文档上的几个字,除了有深深的罪恶感之余,还需要努力回想刚刚想写的内容,很难才能够回到写文的状态。
当注意力被切得支离破碎,我才开始意识到,它已经不再属于我了。在这个时代,信息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阅读新闻、刷短视频、回复信息,看似高效,实则焦虑。曾几何时,读书是一件静心的事,能沉浸在一页页文字间,感受故事的流转、思想的碰撞。然而,如今我拿起一本书,才读几页,手指就不自觉地去碰手机,仿佛错过什么消息就会与世界脱节。
ADVERTISEMENT
更别提创业之后,手机更是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顾客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询问尺码、货期、材质、面料,甚至只是简单地问一句“有现货吗?”。我无法离开手机,每一次消息提示音,都像是一根无形的绳索,把我的注意力从手上的创作中拉走。时间被切成碎片,专注力也被一点点消耗。即便一天工作8小时,但真正高效完成的事情却少得可怜。
规定一个小时不看手机
那么,注意力就真的无法找回了吗?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只是习惯了碎片化的生活,习惯了随时待命,习惯了随手打开手机寻找短暂的满足感,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要找回专注力,或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设定无干扰时间,规定每天至少一个小时,不看手机、不接触社交媒体,专注于手上的工作或书籍,利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让自己循序渐进地找回集中力。第二,关闭非必要通知,许多推送信息并不重要,但每次亮屏都会让人忍不住去查看。可以尝试关闭社交软件的通知,或设置特定时间查看消息,减少无谓的干扰。
接下来,就是创造专注环境。在安静的地方工作,避免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如果一定要用手机工作,可以设定专门的“工作模式”,让自己减少滑手机的时间。不是每一条消息都需要立刻回复,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马上处理。学会接受“稍后再回复”的概念,给自己保留一段完整的专注时间。
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早已被手机、社交软件、即时通讯无形地剥夺。曾经,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写作、阅读、思考,而现在,我们被迫成为“随时待命”的信息接收者。但其实,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被偷走,而是我们主动交出了它的掌控权。如果愿意,我们仍然可以拿回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专注力回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今天,我尝试关掉手机一小时,让自己回归沉静,看看是否还能找回曾经的专注与创造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