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发布: 10:00am 16/06/2025

ADHD

家庭

过动儿

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

ADHD

家庭

过动儿

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

不是故意调皮捣蛋,读懂ADHD孩子背后的心理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陈敬晖

当孩子被确认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父母肯定会感到压力,担心该如何陪伴与教养孩子成长;然而大多数的家长都应该有所察觉,因为当医生确认孩子为ADHD之前,孩子的过动障碍应该已经显现在生活中。

大部分的ADHD孩子,他们的特质都会在12岁之前就出现。但也有的被忽略了,被父母或家长误认为他是顽劣与不听教的主观教养中长大,直至成年之后遇上各种挫败,承受心理压力而求医后,才发现自己是ADHD。

ADVERTISEMENT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陈敬晖

是过去大众对ADHD儿童的统称,刻板认知就是“这个孩子很,时刻停不下来”,“一旦被阻止就会大爆发”。而如今ADHD已经被区分为过动/冲动,以及注意力不足缺失过动症及混合型。这3种类型的特质是:

大多数症状属于注意力不集中;
过度活跃/冲动为主:大多数症状是过度活跃和冲动:
混合型: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活跃/冲动症状相混合;

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辅导督导兼资深讲师谢成表示,在一般人眼中,ADHD孩子的要求无法被满足时就会失控,其实失控背后的原因是他们想表达的东西不被人理解。

“当大人无法理解他们,他们的动作就会越来越多,有的选择哭闹,有的则选择沉默,甚至有的会有武力倾向,大人往往都不理解为何他们会这样。当他们情绪上来时,旁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只有被同理了才能听得进去,所以家长必须处理他们的情绪,才来解决问题。”

他建议当ADHD孩子在公共场所情绪大爆发的时候,可以采用“隔离法”让孩子情绪安定下来。

“首先把他带离现场,让他数数念1,2,3,4,5,让他情绪缓和下来,才来聆听及解决他的问题。这个方法需要之前演练,家长平时就要和孩子演练角色扮演与加强联系,这是预防教育的一环,培养他们倾听、思考及排队的能力,如孩子很爱插嘴,就让他数数,缓一缓才决定要不要插嘴。”

他强调,父母也必须看懂孩子问题背后的需求,那就是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当孩子对爱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不用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来求爱。

谢成表示,ADHD孩子在公共场所情绪大爆发的时候,可以采用“隔离法”让孩子情绪安定下来。
尊重、理解、不贴标签

同理孩子是非常重要,若我们无法做到同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忘记自己被同理过的感觉。所谓同理,就是你觉得谁跟你交谈时最舒服,那人就是能够同理你的人。

ADHD孩子经常被误解和不被理解,一天下来可能会被很多人误解,因为他们的思绪很容易跑丢,不容易专注当下。当父母把这个表现理解为“顽皮、好动”,没有去处理,孩子也会一样长大,所以很多ADHD孩子等到长大后才发现自己是过动儿。

他分析,注意力不集中型的ADHD,普遍症状是听得懂道理,只是抑制一直比较缓慢,但联想能力很高,属于跳跃式思考的类型,往正面去想的话,这些孩子是很有创意的;而过动/冲动型的孩子,就是爱大声说话,由于注意力不足,很容易发生意外,也不能等待,排队时会插队,脾气坏,性格焦躁。

“但脾气坏不是他们的症状,只是因为他们很急躁,如一个电动马达,很有精力,所以如果能够遇到能理解的照顾者或老师,他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急躁。”

他表示,注意力不足型的ADHD孩子,容易分心所以不容易做好事情,所以他们的房间都会比较凌乱,但不代表他们不爱干净或生活习惯不好,只是无法专心收拾。

“由于他们联想力丰富,所以小时候成绩还不错,但上了高年级因无法集中注意力,粗心,成绩就会大起大落,而且会经常忘东忘西。”

谢成表示,ADHD孩子经常被误解和不被理解,一天下来可能会被很多人误解,因为他们的思绪很容易跑丢,不容易专注当下。

这些特征看似每个孩子不是全中,也有对上几个,但谢成强调,要确定ADHD,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而且必须经过6个月的临床观察,12岁之前就出现以上症状,以及符合6项特质追踪才能确认。

“同时,这些特质必须发生在超过两个情境以上,如在学校、家里、补习班都有出现同样的情况,而且只有严重影响生活功能,才会定论为病症,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好像都有这样的表现而认为他们是ADHD。”

他直言,ADHD在世界各国的盛行率蛮高,平均每10个人,就有5个人是ADHD,而成因很复杂,包括遗传、早产、神经系统感染、重金属污染。

本身也是ADHD的谢成,很理解ADHD孩子从小就会被人标签的感受,包括老师会认为这个孩子爱插嘴、课业跟不上、爱管闲事。当孩子从小被误解,他们会感到伤心、自卑,上了中学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忧郁,有的则因为一直被身边的人责备,因而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慢慢就会变成强迫症。

“当不被身边的人接受或喜欢,他们在青春期会累积很大的挫败感,因此很容易会被为了招揽他们而认可他们的损友误导,接着染上各种不好习惯而成瘾,在自己觉得很爽的空间里做自己,叛逆、说慌。”

长大后的ADHD

谢成表示,顺利过渡儿童及青少年期的ADHD孩子,长大后还是会出现各种特质,如经常抖脚、工作时经常不在位子上,有很多斜杠,爱插嘴,脾气坏,令很多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

他表示,由于专注力不足,他们很难专心做好一件任务,反之喜欢做琐碎的事情,因为于他们而言,琐碎事情不需要那么高的专注力,容易完成,成就感也就比较多。


“如果要他专注做一件事,中途容易被其他事打断,拖延症、有始无终,最终可能会烂尾。生活上也因为缺乏专注力,会有诸事不顺的感觉,如比较容易发生车祸、受伤率高、爱情与婚姻不顺遂,给人一种经常换伴侣的感觉。然而他们不是滥交,而是很难维持稳定关系,因此经常换伴侣、换工作,这些挫败感导致他们犹豫,自杀率高,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求医时,才发现自己是ADHD。”

陪伴孩子面对ADHD

谢成重申,ADHD不是单一原因造成,也不是家长的错,但家长有责任陪着孩子好好面对,不只孩子要被肯定,家长也需要被肯定才有更大力量走下去。

他表示,教育离不开这个因素,如园丁需要施肥浇水,花草才会茂盛,教养ADHD的孩子就要让他们建立自我形象、有自信,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习社会规矩与规范。

“家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人的肯定会令他们有自信,反之如果家人一直对孩子有负面印象,每天责骂他房间凌乱、功课不好、做事有头无尾,孩子就会内化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的自我形象,所以当看到他们出现以上所提到的特征或症状时,家长要及时说出来,让他们知道进而改变。当他们做到之后,就要称赞他们,让他们觉得被认同。”

谢成重申,ADHD不是单一原因造成,也不是家长的错,但家长有责任陪着孩子好好面对。
善用二八法则

教养是长期的,家长别埋怨孩子只是三分钟热度,几天后又复发。家长不妨自我调正期待,照顾情绪,必须厘清目标,这不是“让孩子马上改变”,而是“陪”孩子走过康复循环。

他认为,很多时候父母会为了孩子而改变,这过程对自己也是好的,因为看到孩子的问题,就等于看到自己的问题,也会放过自己,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之余,更能同理身边人,拉近与别人的关系。

“有时老天给这个难题自己,无形中是在帮助自己,不要做100%的父母,善用二八法则,可以帮助ADHD的孩子更容易做到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让他们有成就感,而更愿意学习。”
“如ADHD孩子的房间通常都很凌乱,与其每天骂他没有收拾房间,其实只需要一个垃圾桶及4个分类桶,让他们知道什么东西该放在哪一个桶,房间就很容易变得干净。他们不是不喜欢干净,只是无法专注的去做清洁工作,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更容易做到。”

每次只做一件事

他也建议家长贯彻“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因为孩子专注力不足,让他同时一心多用是做不到的,因此每次只要他做一件事,而且专心的跟他传达指令,确定他是听到的,或者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张清单贴在墙上,帮助他体验达标的美好感觉。

父母并不需要训练一个“唐三藏”,用不断考验孩子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只需要提供辅助让孩子做到就已经是“成功取经”。

教养ADHD孩子的方法,必须随着他们年龄增长而改变,如到了中学阶段,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很大的挫败感,所以要帮助他们达成任务,学习掌握社会规范,让他们不会被标签。

ADHD孩子缺乏自律能力,所以他律就很重要,家长的角色就是制定规则,然后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因为对ADHD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他律。但是这个规则也要有期限,当孩子真的做不到,就要不断调整。

更多【】文章:
两性亲子作家吴娟瑜/不为别人过日子,找到自己的快乐人生
玩水探索两不误,走!来场湿地公园亲子游
弟妹出生后 别忽略老大的心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