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开得迟,才能经得久——郁达夫〈迟桂花〉读后感/赖友兴(吉隆坡)



平淡的过了51岁生日,收到三三两两的祝贺,如果说让我感到惊喜的,莫过于税收局来了祝贺生日的讯息。
年过半百,对人生却愈感彷徨;生活在喧嚣、拥堵的城市的我们,想不起最近一次悠闲地吃饭是多久以前的事。闲适地出游,慢活式的赏景,而不是景点式打卡只为在社媒上分享又是多久以前的事?更甭问多久没度过一个发呆、漫步、无目的地的下午了。
ADVERTISEMENT
想起中学时有读过鲁迅的〈彷徨〉,在线上搜索一下,却意外的看到郁达夫〈迟桂花〉的文章介绍,顺手点了进去,看看能否有些意外的收获。
据说读过郁达夫晚期作品〈迟桂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领悟:人生是一场长途跑,好与坏的时候总是在交替,何必时时在意?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人生不必扼腕随走随散的人事物,这些聚散本就像大树般的诸多桠杈,当这杈在微风中再一次轻碰那桠时,都已经历了许多的历练,都有着不同的沧海桑田。
郁达夫以〈迟桂花〉做为小说的标题,故事是以翁则生迟来的婚礼为衬底,婚宴做结束,看似苍凉的事物摇身一变,带上了喜气。
迟桂花表面指开得较晚的桂花,暗指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妹妹莲迟来的安稳。
相信事情会有转机
翁则生的一生算不上顺遂,甚至有点过分的波折,好像生命就是要看他在痛苦中来回摇摆:父亲早死、家道中落、重病缠身、被退婚、甚至想过自杀……
最后,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恶症竟似乎有神助似地忽然减轻了、家里也勉强地干起了一点事业、居然又有人来同他议婚了。一切好像,终于得到补偿。仿佛传递了一个神谕:总要相信事情会有转机,总要相信美好总会迟到。人啊,就是这么活着的。
这似乎就是我意外的收获。
这些年另一件让我彷徨的是,和本家兄弟的关系日趋疏离,子侄互相疏远,彼此感情异常淡薄。
我又不经意的搜索了郁达夫与兄弟的关系,结果读到郁达夫与大哥郁华关系非常不好,两人发生过过冲突。郁达夫更写信与大哥绝交,他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沉沦〉中写道:他恨他的长兄,竟同蛇蝎一样。
而从该文展开阅读也得知鲁迅和亲弟关系也异常不好,他的弟弟周作人还曾像郁达夫写信与大哥绝交那样修书宣布与鲁迅断绝兄弟之情,而鲁迅带着母亲和妻子搬离八道湾大院后回去取自己的书和物品时,还遭到周作人夫妇谩骂殴打,直到鲁迅过世,周作人也没有给哥哥奔丧。
但两人与本家兄弟交恶的原因不一样,结局也不同。鲁迅与周作人交恶的原因到现在还没人可以弄清楚,与鲁迅关系密切的人把矛头指向周作人,与周作人关系密切的人把矛头指向鲁迅,与他俩关系不远不近的人把矛头指向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但兄弟二人是到死都不再往来。
郁达夫和郁华交恶原因则很清晰,就是因为大哥管教他太严厉,在郁达夫看来,他的大哥是在“欺负”他,“待他苛刻”。但郁达夫虽然一时气愤与大哥“绝交”,内心里,他还是依恋大哥,经济上,他也要依靠大哥,很快就跟大哥和解了。
这看似又是我的另一个意外收获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